内页大图

【动物模式】-结扎胆总管致门静脉高压模型

  (1)繁殖方法通过腹膜内注射体重30mg/kg的戊巴比妥钠麻醉体重200-250g的雄性Wistar大鼠,在腹壁的每一层切开腹部中线,并分离胆总管。重结扎后,胆管与中心分开。切开胆总管,30周后,通过向门静脉插管测量压力。实验结果表明,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。

  (2)模型特征在该实验中,在手术后4周采集样品进行压力测量。肝脏仍处于肝纤维化阶段。门脉压力明显增加,但没有典型的肝硬化症状。在该模型中,门静脉压力的增加小于部分门脉结扎模型中的压力,该模型适用于研究胆汁性肝硬化。

  (3)通过结扎胆总管和狭窄,胆汁引流阻塞,肝内胆汁淤积,肝组织逐渐变性,坏死,炎性细胞浸润,门静脉小胆管扩散的比较医学,逐渐向肝小叶扩张。结果是胆汁性肝硬化,这是一个逐步过程,类似于胆汁性肝硬化的病理过程。

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体内免疫细胞工程领域取得进展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“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”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